1.1美容美发行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其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整体素质较差。许多最先涉足这个领域的美容美发人士都是传统的技师,在传授技艺方面也是传统式的跟师学艺,到目前为止,这种形式在市场上占有其一席之地。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这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和人才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在激烈的竞争中,美容美发业开始迫切地需要更高层次专业人士的加入。
1.4美容美发行业从业人员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企业尤其需要高级人才的加盟。目前,高级美容讲师、美容导师、业务主管等都是该行业内急需的人才。除了寻找经验丰富的资深美容美发行业从业者外,也需要高素质、专业性人才,这些人才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较好的外在气质,并且应该对时尚的敏感度要高。在2004年3月我省首届美容行业专场招聘会上,朝晖、超妍、王春、姹而美等全省50多家知名美容美发公司全部到齐,有一千多名大学生投递简历和咨询交流,可以看出大型的美容美发机构把目光定位于高素质、专业性人才,是行业形势所趋。
对于高职班学生的专业课教学,不仅要求美容、美发、美甲技术过关,能够做到给顾客设计整体造型,还需要他们掌握相关医学知识,了解人体解剖结构,掌握相关皮肤病学、针灸学、药学知识,拥有掌握新知识、新设备和新技术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开展其他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希望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诚实做人,实事求是,不能坑蒙拐骗顾客;教授他们掌握基础和高档化妆品的产品知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销售技巧。在学生实习期间,要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有良好的礼仪和服务态度。教导学生平时注意培养外在气质,对时尚有高度的敏感度。对任课老师而言,我们不能安于现状,需要不断接受现代审美观,做到思维新颖,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赶上时代步伐,了解市场发展情况。这就需要经常到美容院或美发店学习,不断接触新产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引进新设备,对时尚有高度的敏感度。只有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取长补短,反复研究实践,突破传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教授给学生相关专业知识,使学生不断接受时尚观念,能够很快适应社会的需求。
3.1加强实践基地建设高职教育强调实用,注重实践功能。因此,实践教学环节尤为重要。实践教学主要由实验、实习、实训三部分组成。实验,是指学生所做的各种实验。实习是专业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配合,在实践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实训,是以就业岗位群和现场模拟型、工艺型、产品检验型的训练,尤其校内实训基地是学生从学校到上岗就业的桥梁。因此,形象设计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应形成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相一致的职业教育实验、实训、实习仿真环境。并与校外多家影楼、美容院、服装设计公司、广告设计工作室等合作,建立一种稳定的实习关系。
3.2加强专业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当前,人们对“双师型”教师涵义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主要观点有:一是“双证书”说,即取得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和其它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双职称”说,即取得教师系列的技术职称和其它系列技术职称;三是“双素质”说,即要求具备胜任理论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素质;四是“多素质”说,即要求具备教育家、工程师、高级熟练工人等素质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事实上“双师型”教师最显著的特征,是能够把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高效率地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各种专业技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是办好高职教育,尤其是办好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根本保证。为此,高职院校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快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一是要开展和加强教师的岗位资格和技能培训,要求专业教师必须通过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考试。二是要积极聘请业内专家、社会各界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客座教授定期或不定期来学校讲课,以使学生掌握最新的行内信息,同时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操作技术的应用等。四是积极安排、鼓励教师参加国内知名影楼、美容院、设计工作室、艺术剧院的实际工作,基本达到两学期有三个月或半年时间实训,主要跟踪时尚界流行的新应用技术的研究、调查。
在《辞海》中对“形象”一词有两个解释:1、形状相貌;2、指文学艺术区别于科学的一种反映现实的特殊手段。我们探讨的形象设计是指第一种解释:“形状相貌”。设计的对象是人,形象设计是追求人物形象美的艺术。在古代,人们眼中美的形象就是从整体感观上来判断的。如:“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摄丝履,头上术帽光。腰若流纹素,耳著明月挡。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可见,只有外形、神态、气质的完美结合,人物形象才是美的。可见形象设计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观念与工程。它是涉及艺术和技术,如美学、服装、物理、生理、体态语等多门学科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我国的形象设计行业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出现。起初,形象设计行业只有影视人物造型、舞台造型等形象设计。设计师大多数是大专及本科院校的影视化妆专业毕业的。而近年来社会上流行的职业形象设计、生活形象设计等较实用、跟人们生活贴近的领域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的形象普遍很重视,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服装、美容、美发、化妆等局部的造型,人们对于审美有了更全面,更深层次的要求。因此,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形象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形象设计教学一定要紧密地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关心生活、热爱生活,分析了解社会各阶层人物的角色特性、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思想情感以及在社会交往中待人处世的态度,有了这种生活的积累,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结合人物的个性特点,进行整体形象设计。各方面的生活积累越多、越丰富,塑造的人物形象才能越生动、越深刻。在教学上,应让学生掌握表现生活中人物形象的本领。如果在形象设计教学上,一味地追求创意性,以不适当的夸张变形、奇异怪诞的造型为教学内容,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形象设计工作上走人歧路。
培养学生学会较强的技能、技巧,娴熟的技术,是实现整体形象设计的基础。在教学上,应当加强这一方面内容的训练,不容忽视。但是,教育不能只停留或满足于这一点,形象设计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整体形象设计创作课,来引导启发学生增强创造意识,只有向创造型发展,才能成为时代需要的思维敏捷的创造型形象设计人才。因此,在课堂教学和专业实习中教师要特别注重这一点,引导学生通过举一反三来确定创作题目,而不是在教学上用僵死的程式去禁锢学生。只有把形象设计的一般规律和学生的创造力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他们大胆地去展开想象,充分发挥创造潜能,才能使学生取得显著的学习效果。
形象设计中的化妆、发型、服装、仪态都不是简单、孤立存在的,是多方面有机的结合,是由内向外的整体创造。比如化妆,就不能只考虑被设计者的脸形五官,而要从整体出发,结合人物的个性气质、身分、服装、环境等条件来塑造,不可能在局部进行。因此,在教学上,要特别注重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当前那种教师知识单一,只懂其中一门专业课,只开设单项科目,课程内容不能横向联系,实用面过窄的现象,最终会导致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开发。因此,只有根据形象设计专业的实际,在教学上注重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安排上注重基础课、专业课、修养课以及设计创作课的有机结合,并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教学总结,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实行预就业制所谓模拟就业系统。就是在企业支持参与下,利用校内外的实训基地按市场运作机制进行管理运营的预就业机构。学生经过一定的基础学习与训练后,前期的实习在校内实训基地内进行,后期在企业内进行,对学生的考核也是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预就业成绩的评定将作为企业用人的主要依据,这样可以缩短或消除学生的就业适应期,有利于综合技能的练就与素质的提高,形成畅通的就业渠道。
4、开展社会培训。目前,全国美容美发机构已超过120万家,从业人员达600 万人,在短期内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仅凭高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开展社会化培训是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安排、鼓励教师参加国内知名影楼、美容院、设计工作室、艺术剧院的实际工作,基本达到两学期有三个月或半年时间实训,主要跟踪时尚界流行的新应用技术的研究、调查。积极聘请行业专家、 社会各界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客座教授,定期或不定期来学校讲课,以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操作技术的应用等。由于形象设计专业的流行性和时尚性的特点,决定了专业教师不能吃老本,需要不断跟上时代步伐,做到知识的快速更新。所以,客观上就要求专业教师教的是观念,是规律,是创造,而决不是书本里的条条框框。同时,又由于专业的特性导致了教材内容始终滞后问题,所以,与社会上的专家的密切交流,可以让专业教师在堂课上增加行业当前信息。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的知识更新,把握专业信息动态,对学生的未来也大有裨益。
“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一种强劲的呼喊,全面开展切实有效的创业教育,使更多的大学生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选择,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以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积极应对未来世界的严峻挑战,越来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专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培养创业型人才正成为社会、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共同需求,也将成为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增长点的职业院校的一项迫切任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就业方式多元化的趋势明显,人才竞争更为激烈。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1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显示,2011届大学毕业生为608.2万人,按比例推算,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面度这种情况“,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一种强劲的呼喊,全面开展切实有效的创业教育,使更多的大学生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选择,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以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积极应对未来世界的严峻挑战,越来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专业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1998年国家教育部公布的《关于深入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拉开了我国创业教育的序幕。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高校越来越重视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教育部两次专门就创业教育颁布规定,要求高等学校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各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鼓励在校生积极参加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鼓励高校与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合作开展创业培训和实训。而欧美发达国家创业教育发展至今已进入成熟阶段,并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学术教育体系。创业教育在欧美发达国家高校被广为推崇的同时,还有各种影响广泛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如美国著名的“MIT创业竞赛”,现在每年都有5—6家新的企业从这项赛事中诞生,并有要当数量的创业计划和创业团队被附近的高新技术企业以上百万美元的价格买走。到今天,美国已有35所高校举办创业计划大赛,这种竞赛正日益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之一。
(一)深化专业知识与创业教育的融合根据培养对象的专业特征,将创业教育嵌入日常的专业教育之中,根据培养目标,将创业课程体系嵌入专业课程体系之中,设计全方位的课程体系,实现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内容相互融合。在结合创业教育理念、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改革实践的基础之上,推进以创业教育为典型特征的专业改革,提升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发展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其一是深化教学内容,将创业精神的教育和创业实务知识的普及作为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二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目标要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创业教育课程,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基本的创业技能。推行弹性学习制度,为学习者在校工学结合和创业创造有利条件,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锻炼,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主动参与创业的兴趣。
(二)建设适应创业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选拔具有创业意识的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教育专业培训。另一方面,从校外聘请成功的创业者、企业家、技术创新专家,作为“创业导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同时通过他们进行创业教育的案例示范教学或研讨,交流创业教育经验,着力培养学校“本土化”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一)构建专业教学体系构建三种专业教学体系,1、建立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特色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的理论体系,融项目化的专业技术创业指导。2、采取多种多样的职业规划教育手段、方法与多种活动,形成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内容的一系列完整实践教学体系;3、借助政府、学校各类创业优惠政策建立与专业课堂教学链接的课外服务体系。三种体系交互融合,共同形成完整有效的以创业为导向的高职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体系。
(二)开展各类创业实践活动。首先,要把创业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范畴,推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合渗透。其次,切实加强校内外创业基地建设,解决大学生创业实践的空间问题。依托本校区“大学生创业街”规划建设专业学生创业团队。再次,要坚持项目带动,引导学生参与具体的创业项目,体验创业过程,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型人才正成为社会、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共同需求,也将成为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增长点的职业院校的一项迫切任务。因此,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改革与发展途径需要在创业导向下,通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进一步增加学生职业发展潜力与创业能力。
现在很多中职院校都采用的是三段式的课程安排,如在中职一年级的时候就让学生先学习最基础的文化知识以及基础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技术,在中职二、三年级的时候专门学习技术课,然而这样导致了很多学校的学习在真正的要使用基础知识的时候会出现一些麻烦,如:学生在中职一年级里学习到的基础知识在中职二年级或者三年级里要使用的时候,往往学生会忘记基础知识的学习,从而也就影响了学生学习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课程的成绩。这样的模式所带来的弊端已经很清晰的暴露在大家面前了,毕竟使用这个模式所毕业的学生在专业技能上分级使比较严重的。因此,中职教育应该以学生以后的就业方向为目标,这样才可以建立一个以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
由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在我国起步的较晚,所以教育部没有对人物形象设计这一专业制定一个统一的课程标准,这样导致了中职院校不能够很好的对新专业进行整合以及沟通。我国中职院校在建立人物形象设计课程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应该多多的安排一些实训的项目,不要总是让学生学习,但学习到的东会不会用就成为了一个问题,而且总是让学习去学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会让学生渐渐地不想要学习或者是讨厌学习,从而导致了学生在后期的学生中对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越来越差,同时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在我国一些中职院校会让学习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完基础的知识以后,对学生进行一个短暂的培训,让学生在这个短暂的培训中掌握已经学习完的专业技能,但事实上是很多的院校并没有准备好相应的软件设备而且专业老师也很缺乏,他们只是为了能够招到更多的学生才拿着牌子到处去招生。其次,中职院校对人物形象设计课程的设置太少,在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都是从院校自身出发,从而忽视了社会对人才的。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中职院校因为办学时间很久了,就直接使用办学积累下来的经验把通用专业技能、专业专项技能以及专业综合技能这三个方面都融合在一起然后组成实践技能实训,而且还贯穿到整个中职学习生涯中,但是这种专业技能的实训项目实际上却造成了中职院校对人物形象设计课程的错位。
1.从实践来看,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开设了化妆设计、服饰设计、美发设计等课程,而这些课程都是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的,而且对学生的动手能力的要求很高,在这一方面,中职院校做的并不是很好,他们在学习前期的时候只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后期的实训的时候所安排的实训时间并不能很好的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近几年高职高专院校最为流行的专业就是人物形象设计,人物形象设计也是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朝阳专业。2010年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发展报告指出,我国2010年美容服务行业产值为2600亿元人民币,而且在过去的三年中,美容、美发、化妆品、美容机械、教育培训、专业媒体、专业会展和市场营销等领域的综合服务流通产业年均增长率为31.91%,同比国民生产增长率总值的9.5%,从业人员高达1600多万名,更好地展示了良好的行业发展前景和发展空间。
因为现如今婚纱影楼、形象设计、美容领域、化妆品领域等行业都需要专业知识较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所以高职院校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吸引学生就增加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而且现代人对美的追求不再局限于时尚发型、高档化妆品、个性化服饰等方面,而是需要具备专业高度的人士对自身整体形象进行客观的定位还有设计,所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生很有前途,而且也顺应了市场的需求,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也被大家所关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有自己专业的课程,如发型设计、化妆、服饰搭配等课程,尤其发型设计是形象设计师入门的最基础课程,也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博乐体育而发型设计是技术与艺术两者相结合的技能,发型师除了要有熟练的技术外,本身还要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对时尚的掌控能力。这就需要专业的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解决,如何上好这门核心课程的问题。专业教师要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起来,注重实践的教学环节,突破传统教学方式,为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可以尝试以下一些具体的实践教学方式:
把发型设计的每一个步骤分为一个单元素来进行学习,如按照发型设计的基本步骤洗发按摩修剪烫发、染发吹风造型整理发型等练习,即为单元素练习。学生分别把发型设计的每一个步骤的技术和技巧按照单元素练习的模式分别都熟练的掌握,掌握后再把这些单元素的练习融会贯通整合到一起完成一个完整的发型步骤。每有一个新的单元素练习的时候,就需要让学生把以前的练习都要再实践一遍,然后再进行下一项练习,这样即可以温故知新,又能强化学生美发的技能,从而真正意义上能达到融会贯通,完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学生如何能够在互相攀比的气氛中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学到的知识点,就要根据老师最后的点评了解自己的在这节课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以及自己的不足点。在课堂学习中,教师的课堂示范是不可缺少的,这样既能加深学生的理解,又可以更加生动的体现美发技巧的应用。为了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就要经过两组的教学实践,这种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认可,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因为时尚发型是一门时代感很强的技术,无论是技法的运用、色彩的搭配、风格的表现等方面都随着流行的改变而改变,因此老师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把握时尚的脉搏,教师在准备教学资料的时候要选择能够影响学生欣赏水平的资料,老师要提前准备好电子和纸质等发型造型图片,搜集一些有代表性和欣赏价值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欣赏能力,这也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
作为一名优秀的发型师,不仅要具备高超的技术,还要具备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首先要让顾客对发型师产生信任,才能顺利完成后面的美发造型工作。学生们必须根据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对顾客讲解这样做的目的和优点,还有就是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培养快速并准确的观察人的能力,帮助自己判断模特的性格,气质,皮肤等方面的特征,以此来确定造型的风格等。这些能力的培养要把它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具备成为一名优秀发型师的综合素质。
组织学生参加技能比赛也是事半功倍的方法。教育部部长周济说过: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充分说明了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中检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尺。在2012 年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和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我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获得了金奖的优秀成绩,本专业的其他学生就积极向获奖学生看齐,利用课余时间自觉的练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为参加以后的比赛做准备,也能锻炼学生意志,通过高端的高水平的比赛开拓他们的眼界,弥补自己的不足,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更加坚定,因此会下定决心做一名合格的形象设计师。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是国内最早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并结合中国国情本土化的学校。建校三十年来,始终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培育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己任,逐步形成以探索建立应用技术大学为“引擎”、以国际合作、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为“支柱”的事业发展格局。学校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资源,坚持国际化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优质的教学资源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围绕工业重大项目建设,为世界、中国及天津支柱产业和滨海新区企业提供了大量高技能人才,打造了“天津中德”职教品牌。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自身形象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形象设计从舞台到生活,从艺术表现手段到成为美化生活的手段,是集美学、心理学、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美容、发型设计、造型设计乃至形体、礼仪、个人气质、文化修养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实用艺术学科。据调查,无论是学生群体还是职业人士,对于形象设计理念的普及与指导的需求旺盛,而目前在天津乃至全国能满足相应的形象设计专业人才需求还远远不足。韩国形象设计行业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短短数年间已成为了亚洲美容时尚中心。学校与韩国韩中文化经济友好协会进行了多次深度会谈,希望在双方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利用境外先进的形象设计资源,引进韩国该行业的领先技术和专业培训体系,实现学校艺术类专业组群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在我国,形象设计专业是为了顺应时代需求的新兴专业。专业人才呈现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知识陈旧、创新能力不足等特点。从业者以跟妆师、发型师、美容师等一线服务和基层管理人员为主,而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即按照“高素质、宽口径、多技能”的要求,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又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并掌握必要的科技知识,比如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能够适应多种工作岗位的高素质人才)和国际型人才(即具有国际化意识和国际性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水准,通晓国际惯例,熟悉国际市场行情的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对此,高等院校应积极主动地担负起相关人才培养的重任。
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开办的形象设计专业由于开设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出现了许多问题。第一,教育资源匮乏,缺乏优秀师资和合适的教材;第二,国际间交流匮乏,毕业生不能满足国际化市场需求;第三,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以文化课和理论课为主,实习实训课程不足,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第四,人才培养体系不完整,缺乏高职、本科、研究生等教育层次之间的衔接。
我校于2013年向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申请开办“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此学校艺术系已建立了形象设计相关的化妆、服饰搭配、发型设计、美容、插花艺术培训等实训场地,并积极走访企业与行业专家进行学习和调研,与天津市艾蒂色彩个人形象设计中心、天津中天华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花王公主花店等相关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及校外实训基地,在硬件方面作了比较充足的准备工作。
作为一个新专业,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软实力还有待提高。学校缺乏具有相关资质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具有时效性和实用性的专业教材以及合理进行课程设置的经验。受到国内此专业整体人才培养水平的限制,可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可借鉴的先进经验匮乏,这些都成为了学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发展瓶颈。与此同时,在申请开办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之初,学校并没有与境外合作机构就形象设计专业进行过实质流与合作,不了解先进国家相关专业的发展现状与教育情况,没有充分利用学校国际合作资源。在此过程中,学校意识到要想解决这一专业发展难题,就要充分发挥学校国际合作优势,通过与先进国家交流合作,建立国际化合作平台,提升我校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含金量,以注重实效性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学校此专业办学特色。
(1)系统。目前,我国形象设计专业教育比较多的是在中职、高职、和本科层次开设。如果要培养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能使我国形象设计行业能实现高层次优化升级,而不受制于发达国家,硕士、甚至博士阶段的培养应被重视起来,从而实现各个阶段(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形象设计专业培养的知识连贯性、系统性和一体化。其中,中职和高职阶段主要侧重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质和艺术修养,面向普通大众,能够胜任化妆、造型、时尚美容应用等相关工作岗位的初级专业技能人才,而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则以培养既掌握专业技术又了解行业知识并具备管理能力,对时代潮流能够敏锐把握,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中、高层次人才为主。因此,不同于中职和高职教育,本科及以上层次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增强联合培养和学科交叉,以提高技能人才的综合实力。
我校于2015年11月获教育部批复,由高职院校转型为中国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肩负着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的重任。但我校在正式获批成为应用技术大学以前,已着手应用技术大学的探索和尝试。以我校形象设计专业为例,在现有高职层次的办学基础之上,我校从2014年开始与韩国相关本科院校开展合作,从“请进来”做起,先后邀请韩国贞华艺术大学美容系主任、韩国淑明女子大学花艺设计专业教授等高校专家7人次来我校开办培训班和讲座。在此过程中,我校教师观摩了韩方专家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引进了韩国前沿的相关教学资料及教材,将美容美发和插花艺术的技术培训标准嵌入到了我校专业教学课程,并与韩国专家进行了本科及以上层次形象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韩国美容美发专家在我校进行培训讲座时,在课堂上亲自为我校学生进行发型和妆容设计,学生零距离体验了韩国美发造型艺术与技艺,为自己焕然一新的形象而兴奋,激发了他们学习形象设计专业的热情。而韩国花艺设计教授则带领学生在校园内采集树枝、石子等素材,并用采集来的素材为学生演示了一组名为“下午的散步”的插花,耳目一新的形式给学生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在讲座过程中韩国教授与学生展开讨论,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此外,我校也积极邀请天津其他学校教师代表参加此类培训讲座,在分享教学资源的同时,为专业教师交流经验提供了平台,受邀教师表示受益良多,将探索与我校开展形象设计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
对于自身形象关注与对美的追求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掌握形象设计的基础知识已不只是形象设计专业人才的必备技能,也是各类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基于此,我校在邀请韩国专家开办培训班期间,也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了美容美发与插花艺术的基础知识普及讲座,并与韩方专家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与实施方案,逐步将形象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纳入学校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在“请进来”过程中,我校除了邀请韩国高校专家来华,也邀请了韩国花艺术作家协会理事长、大韩美容师会中央会副会长、韩国头发研究所会员等行业协会专家来校指导工作,此类专家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广泛的人脉资源,可以快速宏观地帮助我们了解韩国职业教育培训现状,韩国各层次教育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地学习和借鉴韩国职业教育培训的宝贵经验,应用于我校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好高职层次教育与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的衔接。
在我校现有高职层次专业教育资源基础上,通过与韩国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逐步探索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系统化培养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形象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在“请进来”的同时,开展“走出去”,进一步加强与韩国院校师生的交流互访,以任务为导向,进行跨国界、跨院校的项目合作,提升师生的专业创新能力。
此外,加强与韩国企业界合作,通过聘请韩国形象设计类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技术人员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利用其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另外,安排学生进入中国的韩资企业甚至赴韩国当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和国际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市场规律,开阔国际化视野。
自教育厅文件,全面部署实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遇到:顶岗实习优质岗位落实难,实习时间长、教学内容少,实习质量与效益偏低等一些问题。此次《意见》为改进:减少顶岗实习时间、优化顶岗实习管理和教学的问题作出明确规定。而且规定此项政策将在2013年新生入学开始实行,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时间均以半年为一个期限,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需要延长2.5年和4.5年。
学校需要根据企业对不同人才的能力还有素质要求,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来制定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定向人才的培养要分三个阶段实施,公共基础课需要在第一、二学期讲授完成(如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德育、计算机应用等课程),辅以专业技能课程的平台课程(如素描、色彩、中医基础等课程),课时安排可以按照公共课与专业课6:4设置课程;第三、第四学期主要进行专业技能课程中的方向课程学习(如美发、化妆、美甲等课程);第五学期强化专业技能课程并与企业合作开设综合实训课程;第六学期进行顶岗实习。而所有的课程设置要满足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总学时比为4:6,并且选修课占10%。为了将校企合作提到更加高水准的阶段,就需要改变过去师生单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进入企业观摩学习,可以引进企业设备或者让企业技术人员直接来校指导,给学生新鲜的感觉,进一步提高技能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根据我校本专业建设多年经验,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学生面对的岗位主要为美发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目前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在一些固定的岗位就业,如化妆师、美甲师。这些岗位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备相对应的岗位操作与创新能力以外,还需要自身有专业的基本素质。在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方向课程中可以根据“以基本素质为基础,以专业知识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设置:美发、化妆、美甲等三大基础课程。为了构建起项目化课程体系,实现“岗位导向,学做一体”的教学原则,可以加大与企业合作。
我校“十二五”以来全面推行主题教学模式,对于本专业的课程,主要采用“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主要采取以项目教学为内容,小组合作为形式,学生自主学习与操作的过程需要教师指导,最后完成任务。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检验学生学业的成绩,需要改革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通过师评、组评、互评、自评等一些形式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进行校企合作的时候,可以实现理论结合实践,考试不拘泥于校内,不拘泥于课堂,可以将“企业评价“引入学生综合考评,以此来实现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因此需要建设一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造型实践技能强的“双职称型和双素质型”即“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又具有进行职业指导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其次,具备与讲授专业相对应的行业、职业素质和基本理论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学校安排教师到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践、锻炼,使之与各企业、行业精英广泛接触,合作。第三,鼓励教师进修学位,为教师提高外出培训机会,组织教师分别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以此打造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提高专业教学成果;第四,提倡教师多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亲身体验比赛过程,及时改进自身的不足,还可以增加实践经验。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信息化教学日益普及。传统专业在发展进程上也在往信息化的方向转变。分析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指出目前信息化教学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结合力学课程的教学,探讨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与方法,冀望信息化教学能够扬长避短、健康发展,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传统的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中,采用的都是“师带徒”的传统教学方式,而如今我们可以将计算机仿真模拟技术运用于传统课程中,在计算机中进行模拟,或是进行网络教学,从而弥补现实课程教学中的不足。
学生实习的第一天,根据学校的要求,笔者作为班主任要把教学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实习工作中去,配合学校把实习工作抓好。第一天把学生送到实习基地,同单位负责人沟通协商后,妥善安置学生的食宿问题。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告诉学生好好工作,要圆满完成一年的实习工作。学生虽然不太舍得离开学校,但也高高兴兴地答应了。因为对学生来说,实习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工作。但作为教师要提醒学生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学校有个宣传学校的美容美发专业的演出队,队员就是二年级的学生。为了促进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爱,学生需要通过化妆造型考试才能进演出队,根据成绩择优录取。这就增加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进入演出队不是终身制,为了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这个演出队,还采取了淘汰制,这样让学生都有一定的压力。再如为了使班级的每个成员在互助中竞争,在和谐中健康成长,班级建立了专业“比比看”等活动,在班集体中形成了“在互助同进步,在竞争中自我完善”的风气。
学生要顺利实现就业,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好的基本素养。如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中关于发型、服装的要求,个别学生不遵守,教师通过教育,使学生懂得了只有在无数小事上锻炼意志的人,才能在未来的事业上表现出惊人的意志。再如美容基本功方面,每节课都让学生进行比赛,每学期也有比赛,这主要是重在练习,贵在提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企业对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很高,如人品好、肯吃苦等;对技能要求也高,大多数学生能胜任本职工作。学生实习的企业对笔者学校的学生认可度较高,可以看出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教师的工作等方面可取之处颇多。学生对岗位的适应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由开始的好奇、新奇慢慢转变为对事业的一种追求。虽然学生的层次不同,但是教师能因人而异进行沟通,使每一名学生在实习期间能够安全、圆满、顺利完成工作任务。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学生们在实习期间在用人单位树立了笔者学校良好的形象。
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新办专业,由于在我国存在的时间不长,所以其办学宗旨、教学内容、人才培养等都还是依据国外的教学方案或是从相近的服装设计、舞台美术设计、化妆设计等专业借鉴而来,没有形成我国的艺术特色与体系,即没有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较好地结合。不可否认,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根基,是宝贵的人文资源,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科技与信息世界,尤其需要重新拾回我们的民族记忆。从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来看,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与人物形象设计的教学相结合,是人物形象设计教学追求的目标。[1]
人物形象设计与民族元素具有相当的亲缘性。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会使用兽皮、树叶、贝壳、兽牙等穿戴身上,装饰自身。随着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出现了氏族与部落,各个氏族与部落之间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如一些部落的居民们会在脸上进行彩绘、在身上进行文身、刺青、刻镂、并用鲜艳的动物的羽毛或皮毛作为私密部位的装饰等。随后民族开始出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表现在形象上,即不同的民族会有自己独特的服装、饰品、发式和审美情趣。所以,形象设计是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民族的演变所形成的,是原始艺术与民族文化的产物。
从大多数开设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高校来看,其课程主要设置有:基础课程,如素描、色彩、速写、构成、图案等;专业课程,如化妆、美容、发型设计、服装设计、饰品设计、整体造型设计等。[2]此外还有一些实践课程,如写生、采风、毕业设计、实习等。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中,主要是建立以表现形和色的技术构成、培养灵感的思维构成和完善主题的概念构成的三大知识构成模块。[3]为了让学生在专业学习初期就建立起保护与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观念,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少数民族的模特着少数民族的妆容、穿戴本民族的服饰、头饰进行展示,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此模特面部五官表情或妆容特征,并牢记这一民族人物形象中的细节标志等,以素描和速写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色彩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讲解民族民间器物及服饰中色彩的配置要点及文化内涵,并要求学生对一些常见的民族服饰、头饰、手工艺品进行色彩写生,然后将完成的写生作业进行构成的练习转变,如提取民族服饰中的图案、色彩完成图案设计、色彩构成,提取民族服饰的造型和工艺品完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可以了解到民族元素的中的形、色、质、点、线、面,还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将这些元素进行提取与重塑,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积累素材。
在专业课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民族元素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与提炼,即探索民族元素的文化内涵及意义。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中,张艺谋导演就设计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进程展示。在这些展示中,一个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断涌现,如汉服、唐装、书法、水墨画、卷轴等,让人目不暇接又记忆犹新。在《中华礼乐》篇章中出现的着半臂、襦裙、飘带的“唐代仕女”就格外引人注目,这一表演以中国唐朝仕女图中的仕女形象为元素,演员们圆润的脸庞、头上精致的花钿、小巧的红唇,把人们拉回到了大唐盛世。这种用现代方式塑造的古代人物形象为我们专业的教学提供了创新的思路。即在中西方形象设计史、服装设计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熟悉各个年代、不同地域环境的形象设计发展史,以及对不同民族的人物造型、服饰风格与色彩进行辨识与学习。教师还应该定期带领学生前往少数民族聚集地进行实地考察与采风,让他们亲眼看见少数民族人物形象的特点,拍摄相关素材,做出一些梳理和分析。如长角苗是苗族的一个分支,其女性的发型较有特色,她们把头发留得很长,然后系扎起来进行捆绑,形成中间宽两头尖的牛角型固定在头顶,并在牛角型的头发上缠绕白色布带作为装饰。为了对这一形象进行研究,教师和学生可以寻找当地捆绑头发技艺最好的人,讨教捆绑牛角型发式的方法与技巧,并了解这一形式的文化内涵和风俗信仰,回校后引导学生对牛角型发式进行探讨,并以此为灵感,结合当代的流行趋势,设计一些新的发型创作。
毕业设计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最终的实践课程,也是检验大学期间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方式。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妆面、发型、服装、饰品。学生要在一个学期内,完成包含妆面、发型、服装、饰品四个方面的整体人物形象设计作品,并通过静态摄影和动态走秀的形式来展现。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创意,但创意不是简单的假想和思考,以设计美学的角度来看,创意应该是一个带有策划性的系统思维和结构体系,包含了设计师对琳琅满目的艺术形式与生活素材的挖掘和感悟。我们身边的每一件民族元素都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能不断的激发创意灵感和创作热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活化石”。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选题中,教师可以多用民族元素和文化为题材要求学生进行创作,并尽可能将毕业设计选题细分,以点带面。例如,“侗族织锦色彩与纹样在形象设计中的运用”、“土家族傩堂戏面具形象在舞台人物造型中的应用”、“传统发饰在现代人物形象设计中的价值研究”等选题都能展现一个民族的某个特色元素,学生也能通过这些主题去搜寻和了解一个民族或一种造型元素的起源、发展、演变和文化内涵等,并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赋予这些元素新的思想与创意。
形象设计师一职诞生于欧美,是一个运作很成熟的行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从王室贵族到每个大中型企业,甚至每个社会成员,都会接受个人形象的学习。国内1998年由于西曼女士引进并整理了适合中国人的完整理论,并成立了专业的形象设计服务机构和培训机构。形象设计师原本是专门服务影视明星、政治领袖、商界名流,今天,更多的人也希望请形象设计师做自己的形象顾问,为自己进行魅力形象指导,让自己更能有魅力、更能具备竞争力。形象设计师不仅可以帮助个人进行形象塑造,形象指导,更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形象培训、员工形象培训等工作。形象设计是运用各种设计方法,对人的整体形象进行综合设计再塑造的人员,主要工作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通过与顾客沟通、相关专业测试等手段,发掘其内在的个性,并根据顾客自身的实际情况,从整体风格、衣饰搭配、色彩、体形、化妆、发型、礼仪、体态语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整体的包装造型,使内在个性有恰当、丰富的外在表现。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为普通消费者或特定客户提供化妆设计、发型设计、着装指导、色彩咨询、美容指导、摄影形象指导、体态语言表达指导,礼仪指导、陪同购物等。据统计,目前日本专业工作人员47万人,国内从事色彩及形象设计的人约10万人,行业发展空间无限。我国的形象设计业和国外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认识和要求不断增强,市场需求增大,形象设计职业也变热。但就目前行业状况来看,多数是从其它相关行业转型过来学习形象设计,成为形象设计师的,整体学历偏低,而且行业内部混乱。因此,现在很多高校也设立了与形象设计相关课程。高校设置形象设计课程优势是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和高学历专业性人才,因此,学生学成后对自我提升很有帮助,拓宽就业渠道,同时,形象设计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打破固有的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界限,整合课程研究课程教学内容,把形象设计三个阶段授课内容做些调整衔接,避免重复课程内容,使学生首先能熟练掌握化妆技巧、形象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其次,要求学生掌握诊断工具的使用,学会个人形象设计诊断的基本方法及工具实用,并且通过实例练习掌握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个人的诊断及综合分析,得出诊断结果并进行分析整理。最后能熟练服饰色彩搭配和款式搭配技巧,在形象设计实践运用中准确把握流行色和流行款式,不断研究创新,整理衣橱和陪同购物的技巧,综合形象设计整体搭配练习。这样衔接起来使学生更循序渐进系统规范的进行专业学习,也有利于内容的贯通融汇。
改善授课方法方式,规范授课内容,建立灵活的授课形式,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创新,灵活进行形象设计实践的能力,满足不同领域和不同人的形象需求。形象设计中的基础课学习很重要,基础扎实才能更好的推进后面课程的实操与演练,而理论课程授课的难点在于讲授时由于理论知识体系复杂,需要记忆的知识过多,而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枯燥,同时也容易将理论基础知识混淆。如果一味的死记硬背也不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基础课的教学上可以在授课形式上更灵活些,可以多增加与学生互动交流的环节,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学习与总结,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点的结论。当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得出结论时再进行总结,可以加强记忆,同时不宜混淆。当多个理论知识点相似通过互动发现学生混淆时,应该立刻进行知识点的对比解释与总结,清晰学生思路,及时纠正与区分特点。授课方式也不一定都是老师讲学生听,也可以设置学生讲授环节,这个环节比较适合放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理论基础,需要知识拓展的环节。老师可以针对知识点设计些题目和要求,让学生填充内容,分小组讨论,并且提出方案,最后公开讲授自己观点和想法。通过调整,增加互动后学生暴露问题便能够及时纠正解决,也更能了解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和程度,有利于及时调整授课能内容。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讲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也经常会给老师带来意想不到的新想法和创意,推动课程的调整与改革,也为今后的延续性课题研究提供的很好的依据。
根据形象设计课程的现状,结合市场发展的需要,以阶段性课程实践成果为检验方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提高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往更具市场竞争力的形象设计及相关专业人才方向培养;并且注重新教学模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方面研究。实践课环节增加授课工具更生动直接帮助学生理解。形象设计三个阶段的课程都需要一些上课用的教学工具,而现在课程授课基本工具还很欠缺,因此会影响授课效果。添置最基本的授课工具如在形象设计的诊断课程,需要用到专业色布来诊断专属每个人的色彩季型和用色范围;用领型工具、女士丝巾、男士领带、饰品等工具来测试和诊断个人在9大风格中属于那种风格。诊断课程在形象设计课程中属于重点和难点。因为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样貌特征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色彩季型,风格也不同,要想掌握诊断的基本方法,首先就要学会诊断工具的使用,还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完全掌握。而以前的课程因为缺少授课工具,基本都是靠粘贴杂志,学生自带些衣服配饰来学习诊断,这样教学效果不好。相信通过向学校申请建立专业教室,会逐渐配备教学工具和设施,相信以后上课会更加事半功倍。现在形象设计的诊断课程,案例分析与教师讲评环节都是以本班学生为模特,在进行色彩季型和风格诊断点评时都存在很大的片面性,缺少丰富的实例来巩固判断,因此在诊断环节应请些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模特来进行案例分析,针对案例的多样性来提高学生对不同季型和风格人群的认识度,改善授课面单一的教学效果,通过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分析和诊断,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结合实际情况,符合市场需要培养人才,因为现在形象设计行业主要服务人群往往都是28岁以上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群。目的通过调整和改革增加了诊断课程授课环节的模特,针对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模特进行分析总结,开阔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分析能力,为学生今后实操训练提供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更加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结合现状调整服饰搭配与陪同购物课授课方式和方法,进行课程设计和引导教学。可以在授课地点与方式上有所调整。在众多服饰品中选择搭配适合指定模特的服饰,并且搭配和谐,客户满意是服饰搭配与陪同购物课程的难点,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整体形象设计服饰搭配练习,可以根据课程需要设计课程内容和练习地点,例如:可以指定一些大众自选的快餐式品牌(如H&M、ZARA等)介绍给学生,让学生3-5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小组练习,每组选定一个为模特,到指定品牌,为模特挑选职场、休闲、约会场合的服饰,最后拍照做成PPT介绍每组的难点、经验和收获,最后老师总结并给出建议,和改进的方法。使得课程更加生动,并在掌握方法的同时,还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因此这样的练习比在课堂上列举别人的成功案例更实用更直接。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服饰搭配练习,效果很好,学生学习热情高,而且很积极主动的讨论方案,选择地点与品牌,有的组还超额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合作,做为设计师进行搭配的同学提高了自信心和实操能力,做为模特的同学打破了自己原有的风格,惊讶自己的蜕变。每个不同的小组讲解搭配设计时,其他各组也都学习到了经验和方法。做为老师,学生的创意也带给我了很多灵感和教学收获。因此这样的设计引导教学有利于课程的建设和学生能力的培养。
首先,是鼓励学生参加比赛,参赛是提高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竞争力的很好手段,因此一般会从针对大三大四的学生鼓励参赛,及时公布国内外与专业相关的比赛信息,并且指导学生参赛,获奖的同学给予奖励。其次,鼓励学生参与校内校外的与专业有关的实践活动,如帮助学校演出的同学设计形象;去形象设计工作室实习;指导帮助家人朋友购买服饰品;参与服装卖场服装陈列的搭配等。都能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市场意识,增强社会竞争力,为今后学生更快的适应社会需要。最后,贯彻国家给出的大学生培养创新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率指出的“双证毕业”一个本科学历证书和一个专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在课程的内容中增加一些考取中国形象设计师资格证(中国形象设计师协会与国家劳动部认可证书)的考证内容。学习过形象设计基础课的时尚设计与管理班的学生都可以自愿去报考中国形象设计师资,去获得专业资格证书。这样既证明了学生专业能力,又有利于响应国家政策又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推动学生毕业时就业竞争力。5.学科交叉性研究,拓宽学习领域形象设计课程中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个人色彩搭配规律和个人风格搭配规律的研究,并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并推动时尚行业发展;在与其他院校、专业形象服务机构交流学习、专家讲座等教学研讨过程中发现,学科间是互通共荣的,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找到深入研究的切合点。就以个人形象色彩规律而言,掌握了色彩与人的关系后,更清楚色彩搭配规律和方法,在研究色彩在其它领域的应用时会更加得心应手,如产品色彩、广告色彩、城市环境色彩等都离不开色彩应用规律,因此学科的交叉性研究,既能拓展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能推展就业方向,使学生了解市场需求,更适应市场需要,达到双赢的局面。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消费的场所也发生了转移。专卖店的营销模式已经为人们所接受。同时专卖店也是企业在消费者面前展示品牌文化、企业理念,最直接、最有力的工具。品牌专卖店的设计也就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透过专卖店室内设计解读其销售商品的品牌文化;对于品牌的所有者,则可以通过专卖店去诠释品牌文化,继而推广和建立企业品牌形象。
“专卖店”的形式有很多种,例如连锁店、精品店、概念店、旗舰店。这些店因为经营和管理的理念有所不同而各自具有一些特质,但是还是都可以看作是专卖店概念的延伸之后所能囊括的。但在日常的生活之中,人们对专卖店点的概念更加概括,其范畴更为广阔,甚至包括了专业店,很多的零售业都会被人们以“专卖店”涵而概之。但是实质上的专卖店是专门的经营或者是经授权经营品牌商品的零售业态,其显著特点就是它的品牌的识别性。
品牌的概念更多的还是存在于消费者的认知之中,但它却为商品制造者所拥有。作为市场营销终端的专卖店,直接和消费者接触,既是产品销售的场所,还是创建品牌的有效途径。在专卖店簇拥成团的环境下,专卖店形象就成为了品牌进入社会的第一次也是最直接的接触。现今各个品牌都拥有各自专卖店的形象设计体系,以便于做到区别于他的目的,继而才能与其他品牌竞争、抗衡。从品牌传播的角度上看,对形象个性的突出就更加强烈。在具体专卖店空间形象设计上更为注重造型、材料以及色彩的使用,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是达到入店赏析的效果。同时现代的消费购物观念已经转变为休闲享乐式的购物需求。博乐体育所以商业空间就要既能容纳展示商品,又要具备促销商品的作用。各个专卖店尽管在面积上、布置上、主题设置都存在的差异,但消费者在空间场所中的自身体验,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满足了消费者在不同购物需求,其附加在购物之外的体验就成为其享受的增值服务,在娱乐了消费者的同时,也展现了品牌的价值。从而加深了品牌在消费中印象之中的印记,进而产生识别作用。而要识别就要有印象,要有印象就必须有独特的形象,且这一形象必须还是要统一的。这就是是专卖店统一形象设计的必要性。
品牌专卖店的设计中要将CIS以物态的形式反映出来。以便于通过外在物态的表现,展现内在的文化特征。首先就是造型。通常标志图形应用于品牌专卖店中的视觉造型是较为普遍的,因为标志其本身就浓缩蕴含了企业的品牌信息,是一个可以表达出丰富含义,传达出明确品牌信息的视觉符号,且容易被人识别、记忆,并且符合美学原理。最为典型的就是形象墙设计中标志的应用。还有在标志图形中提取符号图形,进行分解重构,延伸出子图形,从平面到半立体、到立体空间。从而将标志图形创造性的应用于三维空间中。例如阿迪达斯专卖店中的三条胜利线就是通过对VI中标志形体的提炼而演化的来的,还有店中的依墙而建的楔形展架也有标志造型演化出来的。三条胜利线,简洁而富有冲击力的视觉符号,是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就能够识别出来的形象。同时又会被鲜明、独特的造型所感染,更快、更高、更强、勇于攀登高峰的核心理念也深深的打动了人们的心。三条白色的灯带纵贯整个黑色顶棚,并且从顶棚一直延伸至墙面,再由地面的反射形成回环。并且在这里三条线也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图形。而是一条充满力量的跑道。给人赛场上的信心和力量的感受。(图1)
再者就是VI中的颜色在品牌专卖店中是广泛被应用的。颜色在视觉传达中有先声夺人的功效。上面提及的黑白的阿迪达斯,红白的可口可乐等等,在人们的印象中往往品牌和颜色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品牌专卖店中的标准色应用也是要首先考虑的。例如李宁品牌专卖店,其从店面的招牌到空间的各个界面再到展台展具的色彩都采用了标志中的红色,并用白色的辅助色作为辅助,形成了统一的视觉感受。从而使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和记忆都得到了加强。而当标准色的背景颜色和产品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是采用降低其明度后使用,或者运用无色彩颜色加以替换或者是辅助色的参与。
还有就是在空间中导入VI中的辅助图案图形来强化统一品牌的形象,采用隐喻等含蓄的符号化了的形式语言来表达品牌的核心理念以及企业的文化内涵。并不是简单的来源于VI中的图形形象元素,而是认真的解读分析研究品牌理念之后所得到的,能够体现品牌精神实质和文化内涵的概念形象。无论是直观形象的表现还是抽象隐喻的传达,都应该是一种由内向外的方法。同时每一种信息传递方式也不是孤立的,要使其有机的相结合的同时还要考虑其他的方方面面,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去完整、准确的传递品牌核心信息。
要做到这些特色的元素加入其中不仅不会与原有的统一形象的标准不相悖谬,相反还会丰富其原有形象中的元素,从而使当地消费者感到亲切,进而吸引更多的当地客户,从而做到深入人心。这种情况要求专卖店室内形象设计在以保持了统一形象的同时,还适应大环境特征,专卖店室内设计中品牌形象的统一性是基础,因为毕竟它是企业已有的宝贵资产,是不能被忽视的,更不能被破坏和遗弃。这一理念对品牌能够在形象统一的基础上再向更高的层次推进打下基础。
实际上,品牌的各个专卖店形象并不是完全一样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品牌形象具体实施有差异。尽管所处同一时期,但是不同的专卖店有的店铺更新了形象,有的则还使用原有形象。例如刚刚更新了形象系统的李宁的专卖店。另一个原因就是地域的不同。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特点融合在同一的形象中之后,使得其外在的表象产生了一些差异。也正是这些不同的,特色的元素的融合,才是品牌专卖店室内形象设计的生命力所在。所以说,在对专卖店室内形象设计时要在统一形象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地区的地域特点、环境特色进行设计(图2)。并在各个不同特色的店内使用有所区别的手法去设计才能创造出真正优良的品牌专卖店空间。
专卖店室内设计的基础是品牌,品牌形象理念在专卖店中是通过空间的表达,营造出具有品牌氛围的具体建筑空间,使得消费者能够在其中读取到品牌信息,获得对品牌的印象。在这一基础上再具体分析专卖店室内设计中影响设计的因素,这些具体因素包括理念中的要素和实际的构成专卖店室内设计的物质要素,并加以研究分析之后提出具体品牌专卖店设计的方案。所以专卖店统一形象的营造必须是建立在统一的品牌形象的基础之上并融合具体的实际的各种因素,才能设计出符合地域特色的、符合时代潮流的而又有共同基础(统一的品牌形象)的优秀作品来。
传统素描和设计素描是完全用一个颜色来描绘客观形象特性或艺术家心中理想化的形象的最初的绘画形式。是光与影的使用,以光和阴影来创建对象,特别注重准确的造型能力。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学科,涉及到设计模型、函数模型和建筑业。培养造型能力就包括素描造型、色彩造型、工程制图、电脑效果图等。而素描造型又是诸多造型的基础造型,素描造型的训练也是诸多造型训练的基础。在素描造型训练中我们应该把空间形态思维、空间造型思维、空间形态的表现、空间形态的创造融入到素描教学中。
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徐悲鸿精辟地指出:“艺术的起点,第一个在所有精密观测对象,这是第一。”然而现实状况是艺考持续升温,大多数速成考生流入到高职高专设计专业中。这些学生往往在入学前两三个月进行绘画基础训练,缺乏一定的造型能力更别说创新意识。有一些新生连基本造型能力都没有解决。在素描教学中,如果单纯地将学生关在狭小的空间内,茫然地进行相对固定的光源、角度的写生,来表现相对稳定的物象关系,其理解活动会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室内设计素描教学优先考虑学生,它可以使学生用具体而有效的方法来分析客观事物,观察和表征。例如:素描草图不是绝对类似于一个对象,而是进行了元素分析,对自然进行观察,保持和加强其形象特征的部分,削弱或删除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分析物体形态内在结构关系与构成规律。
设计师需要具备空间形态和造型能力,以及概念设计预期的有用的图像映射能力。通过室内设计素描训练,让学生学会使用不同的角度来看,比例、结构、明暗的方法,线性能对象技术,在三维空间的概念,学习形式的内部结构分析,表达室内空间形态和空间协会。理解和掌握对象的形状、结构、原则和尺度空间的角度来看,以掌握造型的基本规律,包括:准确、深入的表征技术,形式、结构、空间和具象空间形式、意象、抽象表现技巧。
生物学家普罗维登斯在古希腊时说:“头脑不是一个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炬。”在室内设计素描课程中,从技术和审美上要求做到多元化和个性化工具可以自由选择、表现方法可因人而定、表达形式凭个人喜好均可尝试。满足需要设计的思维方式和造型,不仅能使学生在素描造型上获得严谨、标准化的培训,还因为这种思维和想法包括时间和空间、思维等宏观和微观因素,从而大大拓宽了空间形状的表达,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创造性的形状造型理念培训,使学生从不同的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创建可操作的规则,提高创新能力。